2021原物料上漲 預估2022年中旬趨緩
2021年全球在疫情的侵擾下,許多國家經濟狀況逐漸衰退,國際間能源市場供需日漸失衡,台灣也在2021年5月提升警戒,多數地區開始執行居家辦公,全面禁止在外飲食,為減少外出的時間許多人選擇利用外送平台、網路購物,以利有效控制疫情,同時卻也限制人們對飲食及娛樂的消費能力。
中央研究院指出,2021年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漸提升,預期消費狀況也有所回溫。在2022年全球將會面臨供應鏈中斷,能源與原物料價格上漲問題持續累積,廠商成本提升可能轉嫁於商品售價上,受通膨因素影響,全球經濟動能將趨緩,預估明年第三季CPI降為1.8%,2022年CPI成長率為 2.04%。
由於全球景氣復甦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延續,相關供應鏈加深在地投資,許多台商回流,包括鼎元光電、麗光科技、聯穎科技、明昌國際工業及不具名線材製造龍頭大廠,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,臺灣半導體先進產能持續開出,5G、車用、高速運算、物聯網等需求面快速擴展。
110 年 11月最大出口及進口主要貨品皆為電子零組件。11月出口電子零組件為159.2億美元,占出口總值 38.3%,較2020年同月增加 26.6%。進口電子零組件為83.3 億美元,占進口總值23.2%,較2020年同月增加24.8%。
各企業也期望與疫情共存,其中自動化科技、智能家電、智能燈泡在此狀況下需求大增,無論是物流運輸、醫療系統亦或是飯店服務等,透過零接觸,減少與他人觸碰相同物品,都可有效降低病毒傳播與交叉感染的風險,同時改善營運方式及’環境,方得以讓疫情得到控制。
自疫情爆發以來,在極短時間內病毒蔓延至各地區,造成全球嚴重的經濟損失,失業率也大幅提升,國際調研機構 Statista 估計,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至少 4.5 個百分點,損失以GDP來看相當於3.94 兆美元。2021年全世界仍在疫情籠罩中,各國也積極提出振興經濟方案,期望經濟能盡快復甦,原物料供需失衡的狀況下面臨通貨膨脹,預估能在 2022年 中達到趨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