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稠後+嘉義科學園區串聯擘劃,完成南台灣科技綠能城市最後一塊拼圖

以區域發展而言,「交通建設」絕對是關鍵性的重大因素。倘若交通運輸路網四通八達,對於城市轉型與發展,肯定是推動的樞紐力量。

以嘉義來說,因為嘉義高鐵站的運量胃納吞吐與便捷性,對於帶動地方發展,理應大有裨益。去年(2020)嘉義高鐵站進出站總人次超過四百八十萬,其人次僅低於六都高鐵站,進站更僅低於南港站僅20萬人次。其站區生活圈之影響力實不容忽視。

位於「縣治特區」內的嘉義高鐵生活圈,以交通優勢分析,地段除有高鐵設站,開車車程7分鐘,即可到中山高速公路水上交流道;14分鐘可至國道3號水上系統交流道;4分鐘即可連接台82東西向快速道路。嘉義高鐵生活圈擁有全台獨有「三高一快」的交通路網,為在地產業前行發展佔有交通優勢。

日前嘉義縣政府經發處江振瑋處長接受媒體專訪表示,嘉義高鐵站每小時就有三班車次進出,可見其掌握極為重要之南北運能。隨著各地廠商進駐人口日增,目前已有大型量販賣場、OUTLET等消費性需求。大型通路、會展、影城業者,絡繹紛至向嘉義縣府詢問於太保高鐵特區設點事宜。2021年初行政院長蘇貞昌,已針對嘉義設置「科學園區」指派科技部研擬規劃,將於今年10月塵埃落定,為「嘉義科學園區」選定發展基地。目前四大候選區址,就有兩處位於嘉義高鐵特區所在之太保市。倘若未來園區確立落腳太保,將可結合鄰近正蓬勃磁吸台商之「馬稠後產業園區」,聯手打造嘉義「縣治特區」太保市,形塑構建為科技綠能城市。得以透過國一國三高速公路,並聯南科、路竹科學園區及橋頭科學園區,完成南台灣科技綠廊的最後一塊拼圖。

嘉義縣長翁章梁也指出,大埔美及馬稠後產業園區都是以智慧機械、光學製品、金屬製品、汽車及電子等產業為首,發展多元產業。嘉義「馬稠後產業園區」第一期84.7公頃園區,目前估算已有30家知名廠商投資建廠,後期343.8公頃園區已經動工,全區總面積達428公頃,預期全部園區預計2022年完成主要公共設施、2024年完成全區開發,是國內目前最適合台商返鄉進駐的園區。預估可以提供三百家廠商進駐,可望創造兩萬個就業機會、每年八百億的產值。#麗光科技總部坐落於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,是台灣第一家專業LED燈泡製造、研發、設計完整產線的廠商。致力於開發高功率LED應用產品,完美整合熱處理、電子驅動與光學設計等技術,開發符合照明規範之光源產品,成為LED燈的領導廠商。

頂戴著台灣在日本市佔第一與歐美市場盛名的「麗光BLTC」,始終不忘返鄉嘉義的弘願。麗光立志要深耕台灣,根抵嘉義,為嘉義擘造電子業典範,為嘉義留住子弟與人才。麗光的光,不但要照亮全世界,還會記得照亮家鄉嘉義;遍照台灣,成為那一道最溫暖、最美麗的光。